|
三一重能
|
机械行业
|
2025-08-04
|
22.76
|
--
|
--
|
25.50
|
12.04% |
|
26.05
|
14.46% |
-- |
详细
三一重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92亿元,同比增长19.10%,实现归母净利润18.12亿元,同比下降9.7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95亿元,同比下降1.76%。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7亿元,同比增长26.58%,实现归母净利润-1.91亿元,由盈转亏,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9亿元,由盈转亏。2025Q1公司营收实现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风机交付速度加快;公司一季度盈利同比偏低主要原因:Q1无风场出售,2024Q1风场出售100MW;一季度风机盈利受交付大MW风机价格偏低、规模化效应未体现影响,预计后续主机毛利率有望逐步走高。 事件三一重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92亿元,同比增长19.10%,实现归母净利润18.12亿元,同比下降9.7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95亿元,同比下降1.76%。2024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24亿元,同比增长17.12%,环比增长130.32%,实现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5.49%,环比增长348.5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83亿元,同比增长12.78%,环比增长339.57%。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7亿元,同比增长26.58%,实现归母净利润-1.91亿元,由盈转亏,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9亿元,由盈转亏。 简评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7.92亿元,同比增长19.10%。增长主要得益于风机及配件销售规模的扩大以及电站产品销售业务的增长,根据CWEA数据,公司2024年国内新增装机容量达9.15GW,同比增长23.5%,市场排名第五,市占率同比提升1.18个百分点至10.5%。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6.90%,较2023年的13.62%提升了3.28个百分点,分业务看:(1)风机及配件业务毛利率为10.99%,与去年基本持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较强的盈利能力。 海外风机业务毛利率高达21.71%,显著高于国内业务;(2)发电业务毛利率为68.09%;(3)电站产品销售毛利率为36.37%。 公司2024年期间费用率10.13%,同比下降1.89个百分点。2024年公司国内新增订单超过20GW,创历史新高;截至2024年底,公司国内在手订单超过24GW,海外新签项目合同近2GW。 2024年度对外转让风电项目容量合计700.4MW,截至年底在建风场容量为2.6GW;2025年风场转让目标1-1.2GW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6.58%,主要系风机销量同比增加;费用率方面,2025Q1公司期间费用率约为21.81%,同比下降3.6pct;现金流方面,2025Q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9亿元,去年同期为-14.62亿元,同比大幅改善,主要系本期销售回款增加。 2025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Q1营收实现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风机交付速度加快。公司一季度盈利偏低主要原因:(1)Q1无风场出售,2024Q1风场出售100MW;(2)预计Q1风机毛利率约6%,去年全年风机毛利率10.99%,一季度风机盈利受交付大MW风机价格偏低、规模化效应未体现影响,预计后续主机毛利率有望逐步走高。 此外,公司海上订单取得突破,2025年3月,公司中标广东能源集团揭阳石碑山200MW风电项目,项目拟采用14台单机容量13.6MW与1台10MW的海上风电机组;2025年4月,公司中标河北建投祥云岛250MW海上风电项目机组。公司海上风电业务连续取得突破,标志着公司正式开启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并驾齐驱”新时代。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1.4、336.3、367.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1.5、27.8、32.0亿元,对应PE分别为13.4、10.4、9.0倍,维持“增持”评级。风险提示1、国际宏观经济形势波动风险。全球经济运行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开展海外业务存在一定挑战。 2、行业竞争加剧。风机行业产能相对过剩,行业竞争激烈,风机价格自2021年以来持续大幅下降,若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可能导致公司盈利受损。 3、零部件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上游原材料铸锻件、主轴、齿轮箱等对外采购,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将影响公司盈利水平。 4、海上风机业务竞争加剧的风险。目前海风风机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少,后续更多竞争者进入,海风风机行业竞争可能加剧。
|
|
|
海力风电
|
机械行业
|
2025-08-04
|
64.88
|
--
|
--
|
72.95
|
12.44% |
|
77.77
|
19.87% |
-- |
详细
海力风电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5亿元,同比下降19.63%;实现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175.08%(上年同期为-0.88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增长149.34%(上年同期为-1.17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251.50%,实现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下降13.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下降64.25%。2024年公司业绩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参股风场投资收益的贡献以及大额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滑,主要系部分客户项目受航道审批等因素影响,产品生产及交付相应减少。 事件海力风电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5亿元,同比下降19.63%;实现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175.08%(上年同期为-0.88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增长149.34%(上年同期为-1.17亿元)。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251.50%,实现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下降13.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下降64.25%。 简评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5亿元,同比下降19.63%。主要系部分客户项目受航道审批等因素影响,产品生产及交付相应减少。 分产品看:桩基和风电塔筒收入分别为8.54亿元和3.2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2.67%和18.71%;导管架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6.82%。从销量看,塔筒销售82套(同比-22.64%),桩基销售92套(同比-16.36%),导管架销售14套(同比+55.56%)。 2024年末公司存货达20.53亿元(较年初+136.7%),合同负债达6.81亿元(较年初+840.7%),主要系销售备货和预收货款增加,截至2025Q1末,公司存货达24.31亿元,较年初增长18.4%;合同负债达7.24亿元,较年初增长6.3%,预示在手订单较为饱满,为2025年交付高增奠定基础。公司2024全年整体毛利率为7.68%,同比下降2.05pct。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1.50%,环比2024Q4也有显著改善,预计下游海风项目开工较去年同期及上季度有所恢复,带动公司出货量提升。2025Q1毛利率约为15%,较2024年全年7.7%有明显提升。盈利能力改善预计主要与出货量增加带来的产能利用率提升、单位固定成本摊薄有关。 2025Q1公司确认政府补助相关的其他收益0.50亿元,对当期利润贡献显著;投资收益为0.13亿元,预计风场利润贡献同比减少。 减值方面,2024Q4资产减值、信用减值合计10.41亿元,其中较多资产减值来自电站固定资产减值5.76亿元以及无形资产特许经营权减值1.9亿元。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5、67.5、90.0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9.1、11.8亿元,对应PE分别为20.1、15.7、12.2倍。风险分析1、风电规划政策推动不及预期;2、风电项目推动不及预期:风电项目建设体量、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将影响行业大规模发展;3、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环节盈利能力受损:风电行业整体竞争比较激烈,若行业竞争加剧,进一步激烈的价格战将导致行业内企业盈利受损;4、行业降本不及预期:风电大规模发展还需要依赖上游各零部件降本,上游降本不及预期将风电大规模推广发展;5、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风电上游原材料主要为钢材等,钢材等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应相应企业盈利稳定性将造成风险。
|
|
|
东方电缆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5-08-04
|
48.40
|
--
|
--
|
51.43
|
6.26% |
|
53.50
|
10.54% |
-- |
详细
东方电缆发布 2025年一季报,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7亿元,同比增长 63.83%,实现归母净利润 2.81亿元,同比增长 6.6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74亿元,同比增长 28.19%。 公司 Q1营收实现高速增长,扣非净利润增速较好,主要由“海底电缆与高压电缆”业务驱动;预付款项 2025Q1末 3.27亿元,较年初增 166%,预计公司处于积极备货状态。截止 2025年 4月 21日,公司在手订单约 189亿元,较 3月 21日的 179.75亿元进一步增加。按新口径拆分,海底电缆与高压电缆约 115亿元,电力工程与装备线缆约 44亿元, 海洋装备与工程运维约 30亿元。 事件东方电缆发布 2025年一季报,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7亿元,同比增长 63.83%,实现归母净利润 2.81亿元,同比增长 6.6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74亿元,同比增长 28.19%。 简评海底电缆与高压电缆: Q1实现收入 11.96亿元,同比增长218.79%。该板块包含原海缆系统中的除脐带缆和动态缆之外的其他海缆系列产品收入&原陆缆系统中的高压部分, #海底电缆与高压电缆是本季度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公司品牌国际化达到新水平,重点谋划欧洲项目,外销收入稳步增长。 电力工程与装备线缆: Q1实现收入 8.85亿元,同比增长 53.28%。 该板块主要包含原陆缆系统中的非高压部分。公司表示主要系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扩大市场份额,实现稳健发展。延续了 2024年陆缆业务的较快增长势头。 海洋装备与工程运维: Q1实现收入 0.65亿元。该板块包含原海缆系统中的脐带缆、动态缆及原海洋工程业务。 Q1收入规模相对较小,可能受项目交付节奏影响。 毛利率方面, Q1公司综合毛利率约为 20.39%,较去年同期的 22.23%下降约 1.84pct。25Q1公司期间费用率 6.8%,同比下降 2.2pct。 订单: 截止 2025年 4月 21日,公司在手订单约 189亿元,较 3月 21日的 179.75亿元进一步增加。按新口径拆分, 海底电缆与高压电缆约 115亿元,电力工程与装备线缆约 44亿元,海洋装备与工程运维约 30亿元。 现金流: 2025Q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2亿元,去年同期为 0.03亿元。 存货、预付款增幅较大: 25Q1末公司存货 22.59亿元,较年初增 23%,预付款项 25Q1末 3.27亿元,较年初增166%。 在建工程: 2025Q1末在建工程 5.04亿元,较年初增长 13.5%,预计与公司新产能建设相关。 盈利预测与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5、 2026、 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115、 140、 15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2、 20.8、 23.6亿元,对应估值分别为 22.9、 16.7、 14.8倍,维持“买入”评级。
|
|
|
金风科技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5-08-04
|
9.40
|
--
|
--
|
10.25
|
9.04% |
|
10.75
|
14.36% |
-- |
详细
核心观点金风科技发布 2025年一季度报告,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72亿元,同比增长 35.72%;实现归母净利润 5.68亿元,同比增长 70.8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5.55亿元,同比增长 68.41%。 2025年 1-3月公司实现对外销售容量 2.59GW,同比增长 80.16%。 大兆瓦机组成为销售主力, 6MW 及以上机组销售容量 1.82GW,占比达到 70.47%;风机销量增长带动收入提升。公司 Q1归母净利润增速 70.84%,主要是公司毛利额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减去投资收益减少等所致。 事件金风科技发布 2025年一季度报告,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72亿元,同比增长 35.72%;实现归母净利润 5.68亿元,同比增长 70.8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5.55亿元,同比增长 68.41%。 简评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大兆瓦机组占比较高。 2025年 1-3月公司实现对外销售容量 2.59GW,同比增长 80.16%。大兆瓦机组成为销售主力, 6MW 及以上机组销售容量 1.82GW,占比达到 70.47%;风机销量增长带动收入提升。 公司 Q1归母净利润增速 70.84%,主要是公司毛利额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减去投资收益减少等所致。 2025Q1公司毛利率21.8%,同比下降 4.3pct,环比增长 12.5pct,公司一季度毛利率通常都相对偏高,主要是因为 Q1通常风场业务营收占比较大,而风场业务毛利率偏高。 经营性现金流出大幅减少。 2025Q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36亿元,去年同期为-60.54亿元,净流出同比大幅减少 72.97%。主要原因为本期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 在手订单总量持续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 截至 2025年 3月 31日,公司在手订单总计 51.1GW,同比增长51.81%。在手外部订单共计 48.6GW,其中海外订单量为 6.9GW,保持在较高水平。外部待执行订单总量为 39.2GW,外部中标未签订单为 9.4GW。大兆瓦趋势显著,外部待执行订单中, 6MW 及以上机组达 31.1GW,占比约 79.9%; 外部中标未签订单中, 6MW 及以上机组达 8.7GW,占比约 92.5%。饱满且结构优化的在手订单为公司后续的收入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 2025、 2026、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26.8、 753.6、 839.3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6、 34.9、 42.4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1.7、 10.2、 8.4倍。
|
|
|
大金重工
|
建筑和工程
|
2025-08-04
|
28.53
|
--
|
--
|
31.91
|
11.57% |
|
34.95
|
22.50% |
-- |
详细
大金重工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146.36%;实现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335.9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448.47%。2025Q1公司单季度毛利率30.95%,同比下降0.65pct,环比下降3pct;净利率20.25%,同比增长8.81pct,环比增长7.23pct。公司毛利率同环比变动不大但净利率增幅明显主要来自25Q1期间费用率显著下降。25Q1公司期间费用率3.1%,Q1公司财务费用为-0.7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主要系本期因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收益增加。 事件大金重工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146.36%;实现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335.9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448.47%。 简评2025Q1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146.36%。 增长主要来自海外海工项目确收量大幅提升;Q1出口海工产品发运量显著提升,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2025Q1公司单季度毛利率30.95%,同比下降0.65pct,环比下降3pct;净利率20.25%,同比增长8.81pct,环比增长7.23pct。公司毛利率同环比变动不大但净利率增幅明显主要来自25Q1期间费用率显著下降。 25Q1公司期间费用率3.1%,Q1公司财务费用为-0.7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主要系本期因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收益增加,2025Q1公司汇兑影响利润约5000万。公司部分欧洲项目以欧元结算,3月以来欧元汇率大幅上涨,公司Q1确收较多汇兑收益。 公司25年待交付的出口桩基订单均为DAP模式,且过半数为TP-less单桩产品。根据公司在手订单交付计划,后续出口产品排产预计保持高景气度。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2.0、77.7、96.0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12.5、17.3亿元,对应PE分别为19.4、14.3、10.4倍。风险分析1、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若国内、海外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将影响下游客户对上游塔筒、桩基、导管架产品的市场需求,出货量或不达预期;2、产品价格不及预期风险:价格低于预期将影响公司单吨盈利水平;3、行业竞争格局恶化风险:若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分散,后续更多竞争者进入,行业竞争可能加剧;4、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上游钢板等原材料对外采购,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将影响公司盈利水平;5、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全球经济运行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开展海外业务存在一定挑战。
|
|
|
东方电气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5-08-04
|
16.31
|
--
|
--
|
16.95
|
3.92% |
|
24.48
|
50.09% |
-- |
详细
东方电气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96.95亿元,同比增长14.86%;实现归母净利润29.22亿元,同比减少17.7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80亿元,同比减少23.11%。公司24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5.67亿元,归母净利润2.9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89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5.48亿元,同比增长9.93%;实现归母净利润11.54亿元,同比增长27.3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58亿元,同比增长0.22%。2025年Q1公司新增生效订单358.81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火电同比增长80%,此外水电、核电、风电也均有所增长;2024年公司新增生效订单1011.42亿元,同比增长16.88%。 事件东方电气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96.95亿元,同比增长14.86%;实现归母净利润29.22亿元,同比减少17.7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80亿元,同比减少23.11%。公司24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5.67亿元,归母净利润2.9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89亿元。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5.48亿元,同比增长9.93%;实现归母净利润11.54亿元,同比增长27.3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58亿元,同比增长0.22%。 简评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4.86%,其中气电收入同比+88%、煤电同比+18%、核电同比+68%、水电同比+28%、风电同比+20%、电站服务同比+62%、新兴成长同比+26%;2022年以来公司火电订单大幅增长,但2024年公司煤电收入增长并不显著,预计煤电会在2025和2026年贡献较大的收入增量。毛利率:2025Q1公司毛利率16.62%,同比下降2.07pct,环比提升5.89pct;2024年公司毛利率14.17%,同比下降3.14pct,2024年毛利率偏低主要受到太阳能、风电、气电、火电板块毛利率下降影响,其中风电毛利率同比-3.89pct、气电毛利率同比-4.39pct、火电毛利率同比-4.36pct。 订单:2025年Q1公司新增生效订单358.81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火电同比增长80%,此外水电、核电、风电也均有所增长;2024年公司新增生效订单1011.42亿元,同比增长16.88%。 期间费用:Q1公司期间费用率9.5%,同比下降1.74pct;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10.73%,较2023年同期的11.6%有所下降,体现出一定的规模效应和费用管控成效。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55.6、802.4、873.0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53.4、64.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3.1、10.4、8.7倍。风险分析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不及预期:公司主营动力设备,业绩与风电、燃气发电、火电、水电、核电投资额高度相关,若电源投资完成额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业绩;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上游钢材等价格波动将影响公司业绩;下游用电需求不及预期:电源投资与用电需求相关,若用电需求较弱,将影响新增电源投资,进而影响公司业绩;扩产进度不及预期:公司目前部分产能仍有不足,若扩产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对外销量;收入确认不及预期:收入确认不及预期将导致业绩不及预期,其中火电在公司毛利占比最大,火电收入确认变动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较大,若火电销售收入有出入,将会对盈利预测产生影响。
|
|
|
特变电工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5-08-04
|
11.80
|
--
|
--
|
16.10
|
36.44% |
|
16.10
|
36.44%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8.42亿元,同比下降4.52%,实现归母净利润30.34亿元,同比下降59.46%,2024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2.79亿元,同比增长2.84%,实现归母净利润10.41亿元,同比下降62.16%。2024H1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多晶硅市场价格大幅下滑。上半年输变电业务、发电业务、黄金业务稳步增长,输变电成套工程实现签约239.61亿元,同比增长超20%。国际市场产品签约6.75亿美元,同比增长95.65%。上半年逆变器交货约7GW,同比增长105%。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8.42亿元,同比下降4.52%,实现归母净利润30.34亿元,同比下降59.4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9.46亿元,同比下降58.48%。 2024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2.79亿元,同比增长2.84%,环比增长3.04%,实现归母净利润10.41亿元,同比下降62.16%,环比下降47.8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85亿元,同比下降64.36%,环比下降49.78%。 简评输变电业务景气度维持,业绩、订单持续增长2024年上半年输变电业务实现签约239.61亿元,同比增长超20%,国际市场产品签约6.75亿美元,同比增长95.65%。截至2025-08-04,公司输变电国际成套项目正在执行未确认收入合同及待履行合同金额超50亿美元。 变压器:2024H1营业收入103.09亿元,同比增长27.92%,毛利率18.54%,同比增长2.69pct。 电线电缆:2024H1电线电缆产品营业收入70.7亿元,同比增长20.84%,毛利率8.00%,同比下降1.16pct。 输变电成套工程:2024H1输变电成套工程营业收入22.79亿元,同比增长4.12%,毛利率15.34%,同比下降6.61pct,主要受益于公司输变电国际成套项目工程进度加快,按工程进度确认的收入增加。新能源电站建设、运营稳步增长,多晶硅盈利下降多晶硅:2024年上半年多晶硅板块实现收入58.67亿元,同比下降53.50%,实现多晶硅产量14.65万吨,同比增长92.55%,实现销量13.68万吨,同比增长58.86%。上半年多晶硅收入下降原因为多晶硅平均售价同比下降超过70%,而销量增加不及多晶硅价格下跌对收入的影响。 电站建设:2024年上半年电站建设实现营业收入32.07亿元,同比增加17.27%。上半年新增获取光伏、风电项目指标开发约2.2GW,完成并确认收入的光伏及风电建设项目装机共计1.35GW,新能源BOO电站发电量41.72亿千瓦时。 电站运营:2024年上半年电站运营实现收入12.42亿元,同比增加9.04%,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已实现并网发电的运营电站项目约3.33GW。 逆变器:上半年公司逆变器等产品国内市场集采中标量和海外市场签约量较上年同期增长超200%,上半年逆变器交货约7GW,同比增长105%,实现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100%。 煤炭&火电业务:2024年上半年煤炭产品营业收入93.33亿元,同比下降6.24%,毛利率34.09%,同比下降9.95pct。上半年火电机组完成发电量82.95亿千瓦时。 新材料:2024年上半年铝电子新材料、铝及合金制品营业收入27.90亿元,同比增长7.42%,毛利率15.33%,同比下降1.22pct。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02.0、1094.8、1228.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2.7、75.8、107.3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4、8.0、5.6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国际宏观经济波动风险。鉴于当前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和贸易摩擦的加剧,公司海外业务面临政治、法律、经济和文化等多重不确定因素,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不确定性和压力。 2.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随着新能源行业新进入者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可能导致公司市场份额受到挤压;同时,铝电子新材料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可能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的严峻性。 3.多晶硅价格下行风险。受供需关系影响,2023年以来多晶硅价格整体持续下跌,2024年市场迎来更大面积的过剩,导致公司盈利受损。 4.光伏、风电新增装机不及预期风险。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领域受宏观经济形势和用电需求波动的影响较大,若新增装机未能达到预期水平,可能影响公司盈利水平。
|
|
|
东方电气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5-08-04
|
12.68
|
--
|
--
|
17.38
|
37.07% |
|
17.38
|
37.07%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及二季度营业收入同环比增长,利润同环比下降。2024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04亿元,同比增长21.09%,环比增长22.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79亿元,同比下降33.08%,环比下降45.18%。二季度公司业绩同比下降主要在于低价煤电订单交付,此外风电、工程承包毛利率下降也有一定负面影响。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新增生效订单560.73亿元,同比增长14.77%。公司发布《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预计2024年分红比例将提升至46.71%。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4.57亿元,同比增长11.84%,实现归母净利润16.91亿元,同比下降15.5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34亿元,同比下降10.16%。 2024年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4.04亿元,同比增长21.09%,环比增长22.47%,实现归母净利润7.86亿元,同比下降20.08%,环比下降13.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79亿元,同比下降33.08%,环比下降45.18%。 简评营业收入: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1%,主要因为清洁高效能源装备板块收入同比增长41.03%。从收入同比变化看,燃机、核电、电站服务增长较快,火电同比增长16%、燃机同比增长154%、核电同比增长60%、风电同比增长19%、水电同比增长21%、新兴成长同比下降9%、贸易同比下降61%、工程总承包同比增长19%、电站服务同比增长85%、金融服务同比下降8%。 净利润: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6.91亿元,同比下降15.52%。公司上半年利润下降原因:(1)本期销售的煤电项目大部分为当期毛利水平较低的合同;(2)川能动力股票权利因股价较年初下跌影响;(3)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加2.77亿元,压低盈利水平;(4)受汇率波动影响,上半年汇兑损失导致利润同比减少0.98亿元。毛利率:2024H1公司综合毛利率16.70%,同比下降2.3pct,其中火电毛利率16.44%,同比下降2.6pct,风电毛利率7.44%,同比下降2.9pct,水电毛利率15.9%,同比下降4pct,工程承包业务毛利率4.7%,同比下降40pct;燃机毛利率同比基本持平,核电毛利率同比+7.7pct。 订单: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新增生效订单560.73亿元,同比增长14.77%。结构方面,清洁高效能源装备占45.19%,可再生能源装备占25.07%,工程与贸易占10.22%,现代制造服务业占8.70%,新兴成长产业占10.83%。电站服务产业新生效订单达46.9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风场转让:子公司东方风电于2024年6月转让其全资子公司酒泉东肃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甘肃马鬃山风场),转让对价为2.36亿元,受让方为中核汇能有限公司。 分红计划:公司发布《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制定了2021年至2024年分红政策,在2021年基础上,分红比例每年提高5pct,2023年分红比例41.71%,预计2024年分红比例将提升至46.71%。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9.9、731.7、767.8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1、45.5、52.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8.7、7.6倍。风险分析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不及预期:公司主营动力设备,业绩与风电、燃气发电、火电、水电、核电投资额高度相关,若电源投资完成额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业绩;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上游钢材等价格波动将影响公司业绩;下游用电需求不及预期:电源投资与用电需求相关,若用电需求较弱,将影响新增电源投资,进而影响公司业绩;扩产进度不及预期:公司目前部分产能仍有不足,若扩产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对外销量;收入确认不及预期:收入确认不及预期将导致业绩不及预期,其中火电在公司毛利占比最大,火电收入确认变动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较大,若火电销售收入有出入,将会对盈利预测产生影响。
|
|
|
英杰电气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5-08-04
|
36.30
|
--
|
--
|
55.50
|
52.89% |
|
73.50
|
102.48%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2.85%,实现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下降9.1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下降10.30%。2024Q2实现毛利率为42.47%,环比提升0.51pct,同比提升5.48pct,2024H1公司毛利率为42.23%,同比提升3.68pct。上半年光伏毛利率31%,同比下降2.6pct,半导体及电子材料毛利率59%,同比显著提升11pct。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2.53亿元,同比增加616.49%,呈现明显的净流入状态。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7亿元,同比增长23.88%,实现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9.1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8.14%2024年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2.85%,环比增长12.84%,实现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下降9.11%,环比增长22.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下降10.30%,环比增长21.18%。 简评收入结构: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7亿元,其中光伏3.98亿元,占比49.92%,占比同比下降4.4pct,确认销售收入情况基本正常;半导体及电子材料收入1.85亿元,占比23.24%,半导体占比同比提升10.31pct;来自其他行业2.1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26.66%。 毛利率:2024Q2公司毛利率42.47%,环比提升0.51pct,同比提升5.48pct;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42.23%,同比提升3.68pct。 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显著提升,预计主要受益于半导体收入占比上升且半导体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分行业来看,24H1公司光伏毛利率31%,同比下降2.6pct,半导体毛利率59%,同比提升11pct,半导体毛利率大幅提升预计与高毛利率射频电源确收相关。 费用:24H1期间费用率15.7%,同比提升2.5pct,主要和公研发费用率增长相关,24H1公司研发人员增加,股份支付费用增加。订单:公司运用于半导体刻蚀、PECVD环节的射频电源持续获得批量订单,在部分型号上已经实现量产,订单金额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的订单金额,还有更多的型号处于在研测试阶段,后期有望逐步量产。其他行业方面,2024H1钢铁冶金、科研院所、工业炉订单呈现较明显的增长。 少数股东损益:Q2公司少数股东损益532万元,环比增加34%;去年Q2同期为-4.71万元,24年Q1、Q2少数股东损益来源于一季度子公司英杰晨晖引入中微入股。英杰晨晖是公司射频业务所在子公司,对公司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资产负债表:存货维持高位,合同负债继续增长。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存货18.49亿元,环比基本持平;合同负债12.47亿元,环比提升5%。 现金流:公司现金流明显好转,24H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2.53亿元,同比增加616.49%,呈现明显的净流入状态。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3、21.4、25.8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5.4、6亿元,对应PE分别为15.2、14.5、13倍。
|
|
|
大金重工
|
建筑和工程
|
2025-08-04
|
19.08
|
--
|
--
|
25.28
|
32.49% |
|
25.28
|
32.49% |
|
详细
核心观点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3亿元,同比下降25.96%,环比增长92.91%,实现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38.92%,环比增长128.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降34.72%,环比增长158.66%。2024年上半年和二季度业绩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国内下游市场阶段性开工缓慢、价格下行等影响,导致总体业务规模有所下降。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60%,同比提升16pct。截至2024年6月底,苏格兰MorayWest项目海工订单已交付完毕,法国NOY项目发运完成近70%,丹麦Thor项目已完成首船发运,德国NSC项目已成功完成首段试制。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6亿元,同比下降34.20%,实现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36.2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35.62%。 2024年单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3亿元,同比下降25.96%,环比增长92.91%,实现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38.92%,环比增长128.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降34.72%,环比增长158.66%。 简评风电装备业务:2024H1风电装备产品营业收入12.24亿元,同比下降38.65%,毛利率22.65%,同比增长0.92pct。结构方面,海上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7%,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60%,同比提升16pct,海外海工业务为核心贡献。 毛利率:2024H1公司综合毛利率28.57%,同比提升4.61pct。海外和国内业务毛利率同比实现双增,海外业务毛利率27.59%,同比提升0.45pct,国内业务毛利率29.81%,同比提升8.37pct。 海外海工项目发运进展:截至2024H1,苏格兰MorayWest项目海工订单已交付完毕;法国NOY项目已交付41根单桩,发运完成近70%;丹麦Thor项目已完成首船发运;德国NSC项目已成功完成首段试制。 由公司自主负责运输的丹麦Thor项目已顺利完成首船发运,后续将批量化执行海外运输业务。 新能源发电业务:2024H1公司阜新彰武西六家子250MW风电项目发电超过3.6亿度,贡献收入1.18亿元,唐山曹妃甸十里海250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此外,公司密切跟进河北省储备库1GW新能源开发项目。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3、55.5、86.1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11.2亿元,对应PE分别为20、15、10.7倍。 风险分析1、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若国内、海外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将影响下游客户对上游塔筒、桩基、导管架产品的市场需求,出货量或不达预期;2、产品价格不及预期风险:价格低于预期将影响公司单吨盈利水平;3、行业竞争格局恶化风险:若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分散,后续更多竞争者进入,行业竞争可能加剧;4、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上游钢板等原材料对外采购,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将影响公司盈利水平;5、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全球经济运行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开展海外业务存在一定挑战。
|
|
|
日月股份
|
机械行业
|
2025-08-04
|
10.86
|
--
|
--
|
13.86
|
27.62% |
|
14.44
|
32.97% |
|
详细
核心观点: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0亿元,同比下降17.65%,实现归母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109.4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下降43.26%,毛利率17.46%,同比下降5.06pct。公司上半年及二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原因系公司主要产品出货量、销售价格下降所致。二季度公司转让酒泉浙新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80%股权。转让后股权比例由95%降低至15%,以上变化累计综合确认投资收益约2.73亿元(所得税前);风场转让带来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提升。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8亿元,同比下降25.40%,实现归母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44.7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下降40.67%。 2024年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90亿元,同比下降17.65%,环比增长56.27%,实现归母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109.45%,环比增长285.6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下降43.26%,环比增长16.63%。 简评:出货: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90亿元,同比下降17.65%,预计Q2出货量同比有所下降,出货量同比降幅相比Q1收窄;上半年公司毛利率19.14%,同比下降2.43pct,毛利率同比下降预计主要受铸件产品降价及产能利用率不足影响。 风场转让:二季度公司转让酒泉浙新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80%股权。转让后股权比例由95%降低至15%,以上变化累计综合确认投资收益约2.73亿元(所得税前);风场转让带来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提升。 费用:上半年公司管理费用下降12%,受益组织框架、流程优化,费用控制效果良好;研发费用下降31%,主要为所需研发资源改变而减少相应投入所致;财务费用下降53%,受外币汇兑收益及利息收益减少所致。期间费用率8%,同比提升0.8pct,主要受收入下降影响。 资产负债表: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存货10.61亿元,环比提升25%,相较2023年底提升70%,增长主要来自原材料、库存商品、发出商品,预计上半年产量高于出货量。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合同负债为0.67亿元(一季度末0.13亿元),环比大幅提升,主要受合同项下预收款增加所致。 产能: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已具备年产70万吨铸造产能和32万吨精加工产能规模。年产22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项目正处于建设期,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形成年产70万吨铸造产能和54万吨精加工产能规模。 2024年上半年公司成立本溪辽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铸造用高纯生铁的生产和销售等。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4、51.8、50.4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7.6、8.7亿元,对应PE分别为15.7、14.6、12.7倍。 风险分析:1、风电规划政策推动不及预期;2、风电项目推动不及预期:风电项目建设体量、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将影响行业大规模发展;3、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环节盈利能力受损:风电行业整体竞争比较激烈,若行业竞争加剧,进一步激烈的价格战将导致行业内企业盈利受损;4、行业降本不及预期:风电大规模发展还需要依赖上游各零部件降本,上游降本不及预期将影响推广发展;5、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风电上游原材料主要为钢材等,钢材等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应相应企业盈利稳定性将造成风险。
|
|
|
金风科技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5-08-04
|
8.22
|
--
|
--
|
9.27
|
12.77% |
|
11.88
|
44.53% |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报,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 132.23亿元,同比下降 1.59%,实现归母净利润 10.54亿元,同比增长6251.6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3.73亿元,同比增长 9789.26%。 上半年风机及零件实现销售收入 128亿元,收入占比 63.2%,同比基本持平,风机毛利率为 3.75%,同比有所改善, 2024年上半年公司风电场开发实现收入 44.01亿元,同比提升 31.49%,实现毛利润 24.84亿元,占总体业务毛利润比重 67%。截至 2024年 6月末,公司在手订单总量 38.4GW,其中外部订单合计 35.6GW。容量为 4-6MW 的订单占比 33%;容量为 6MW 及以上的订单占比 65%。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中报,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2.02亿元,同比增长 6.32%,实现归母净利润 13.87亿元,同比增长10.8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3.73亿元,同比增长 33.01%。 2024年年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32.23亿元,同比下降 1.59%,环比增长 89.46%,实现归母净利润 10.54亿元, 同比 增长6251.60%,环比增长 216.9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3.73亿元,同比增长 9789.26%,环比增长 216.72%。 简评风机: 2024H1公司风机及零件实现销售收入 128亿元,收入占比63.2%,同比基本持平,风机毛利率为 3.75%,同比有所改善。上半年公司实现对外销售容量 5.15GW,同比下降 10.9%,上半年 6MW及以上机组成为公司的主力机型,销售容量同比上升 97.05%。 订单: 截至 2024年 6月末,公司在手订单总量 38.4GW,其中外部订单合计 35.6GW。容量为 4-6MW 的订单占比 33%;容量为 6MW及以上的订单占比 65%。 风电场开发业务: 权益装机规模继续增长,发电风场转让贡献主要盈利。 2024年上半年公司风电场开发实现毛利润 24.84亿元,占总体业务毛利润比重 67%。 (1)存量电站:截至 2024年 6月末,公司国内外自营风电场权益装机容量合计 8.14GW,权益在建容量 3.69GW。 2024年上半年,新增权益并网装机容量 1.08GW。 (2)风场转让:上半年公司销售风电场规模 225MW,电站产品收入 9.4亿元,转让风电场项目股权投资收益为 1.05亿元。 风机业务毛利率继续承压,销售容量同比下降: 2024年上半年度,公司风机及零件实现销售收入 128亿元,收入占比 63.2%,同比基本持平;上半年公司实现对外销售容量 5.15GW,同比下降 10.9%,上半年 6MW 及以上机组成为公司的主力机型,销售容量同比上升 97.05%。 2024年上半年风机毛利率修复, 2024上半年公司风机毛利率为 3.75%,去年同期披露为 3.64%,按照相同口径追溯调整后同比提升 6.3pct,毛利率已有所改善。市场对风机企业关注重点仍在毛利率改善程度,从金风 2024上半年表现来看,毛利率同比已有改善。 2024年上半年行业风机招标大幅增长,风机价格同比有所下降: 根据金风科技统计, 2024年上半年,国内公开招标市场新增招标量 66.1GW,同比提升 48%,其中陆上新增招标容量 60.7GW,海上新增招标容量 5.4GW。 2024年 6月,全市场风电整机商风电机组投标均价为 1465元/千瓦,同比下降 11%。 在手订单充足,高容量订单居多:截至 2024年 6月末,公司在手订单总量 38.4GW(2023年底为 30.4GW),其中外部订单合计 35.6GW(2023年底为 29.8GW)。从外部在手订单容量分布来看,容量为 4-6MW 的订单占比 33%;容量为 6MW 及以上的订单占比 65%。 风电场开发业务营收占比持续提升,权益装机规模继续增长,发电风场转让贡献主要盈利: 2024年上半年公司风电场开发业务实现收入实现收入 44.01亿元,同比提升 31.49%,实现毛利润 24.84亿元,同比提升 7. 02%,占总体业务毛利润比重 67%。 (1)存量电站:截至 2024年 6月末,公司国内外自营风电场权益装机容量合计8.14GW(2023年末为 7.29GW), 2024年上半年,新增权益并网装机容量 1.08GW;截至 2024年 6月末,公司国内风电场权益在建容量 3.69GW。 (2)风场转让: 2024年,公司将部分风场转让计入主营业务(风电场开发中的电站产品),上半年公司销售风电场规模 225MW(一季度 80MW);电站产品收入 9.4亿元,转让风电场项目股权投资收益为 1.05亿元。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530.59、 600.77、 681.51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6.82、 32.07、 38.57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3.0、 10.9、 9.0倍。
|
|
|
泰胜风能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5-08-04
|
6.49
|
--
|
--
|
7.35
|
13.25% |
|
9.60
|
47.92%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单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0亿元,同比增长15.49%,实现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增长170.0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增长150.43%。 2024H1公司陆风业务收入14.98亿元,同比增长17.2%,毛利率19.85%,同比基本持平。2024H1海上风电装备业务收入1.1亿元,同比下降65.5%,毛利率3.3%,同比下滑8pct,收入盈利同比下降,主要受国内海风开工不佳影响,与行业情况相符。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在手订单42.38亿元,其中陆风订单32.84亿元,海风订单8.03亿元。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6亿元,同比下降0.84%;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9.4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18.39%。 2024年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15.49%,环比增长52.02%;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增长170.07%,环比增长37.03%;扣非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增长150.43%,环比增长33.31%。 简评陆风:2024H1公司陆风业务收入14.98亿元,同比增长17.2%,毛利率19.85%。海外收入占比53.68%,同比提升14.78pct,陆风业绩增长预计和海外陆塔出口景气有关。 海风:2024H1海上风电装备业务收入1.1亿元,同比下降65.5%,毛利率3.3%,同比下滑8pct,收入盈利同比下降,主要受国内海风开工不佳影响,与行业情况相符。 陆上风电在手订单充足,足够支撑下半年业绩: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在手订单42.38亿元,陆风在手订单32.84亿元,海风在手订单8.03亿元。2024H1新增订单20.14亿元,新增陆风订单18.75亿元,新增海风订单1.39亿元;国内新增订单14.91亿元,海外新增订单6.6亿元。产能扩张稳步推进,欧洲销售中心落成:产能:截至2024H1,公司风电钢塔及海工最大年产能可达100万吨,混凝土塔筒最大年产能可达520套;泰盛蓝岛基地预计年内完成技改;欧洲销售中心落成。 2024年上半年公司河北、钦州、鄂尔多斯3个混塔生产基地顺利投产,截至目前公司风电钢塔及海工最大年产能可达100万吨,混凝土塔筒最大年产能可达520套。泰盛蓝岛基地已在规划实施技术改造,为满足出口需求,基地预计于2024年内完成技改。2024上半年公司在德国设立了欧洲销售中心,以拓展海外新产品订单。 风力发电业务营利双增:上半年零碳风力发电实现收入0.17亿元,同比增长13%,毛利率47.32%。公司位于来宾象州的风电场合计32万千瓦已被列入广西年度建设计划。 盈利预测与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3.1、64.5、81.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6.5、8.0亿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13.6、9.4、7.6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分析1、风电规划政策推动不及预期;2、海风项目推动不及预期:风电项目建设体量、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将影响行业大规模发展;3、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环节盈利能力受损:风电行业整体竞争比较激烈,若行业竞争加剧,进一步激烈的价格战将导致行业内企业盈利受损;4、行业降本不及预期:海风大规模发展还需要依赖上游各零部件降本,上游降本不及预期将影响深远海风电大规模推广发展;5、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风电上游原材料主要为钢材,钢材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应风险企业盈利稳定性将造成风险。
|
|